查看原文
其他

“受伤了都不给我说,还从新闻中才看到”

天府发布 2022-07-22
本篇文章约1860字,阅读需要5分钟


“太多的感动和故事,一帧帧、一件件如海浪拍打在心头,闪烁在脑海。翻滚的尘嚣、轰轰的机械、嘶哑的嗓子、角落的沉睡……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超负荷燃烧!”


回忆起在上海的援建过程,中建三局援建人员周玥提笔写下了《给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你》一文,致敬在上海并肩作战过的“战友”。(阅读原文请戳:礼遇逆行,欢迎蓉归!成都援建上海方舱医院团队圆满完成使命



截至4月13日凌晨2时许,随着最后两名援建人员入住天府新区某隔离酒店,此次从成都出发奔赴上海最大方舱医院的190余名援建者,全部平安归来。目前,所有人均核酸阴性且健康状况良好。



“回来的第一件事是洗澡、刮胡子。”中建三局员工徐金龙说,从出发到回蓉,5天时间里,大家没换过衣服鞋子,不洗漱,休息时间也很少,连吃饭都只是匆匆扒拉几口。


躺下来再回想这一切时,中建三局员工徐金龙心情已趋于平静。“现在在酒店隔离,每天吃得好,睡得香,还可以处理一些线上工作,隔离保障人员一日三餐换着花样的送,早上有面包、牛奶、包子、花卷和各种水果,今天中午是笋子炒肉、土豆烧排骨、西兰花……各种川味餐食很不错。”



而对于主要负责援建团队安全防疫工作的中建八局西南公司安装分公司副经理肖洋来说,他最关心的是所有人的身体状况,“援建工作工期短,任务重,早一个小时建成,就能早一个小时收治病患。为了尽早完成任务,大家困了就席地而睡,眯一会儿起来继续干,很多人的腿都僵硬了。”


在隔离酒店,医护人员每天按时给大家做核酸检测,得知所有人的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时,肖洋心里稳了。



虽然是住在隔离酒店,但是大家都知道,自己回家了,所以心情也放松了。工作之余,跟家人视频聊天,跟朋友联机打游戏,线上的歌唱比赛也搞得热热闹闹。


这几天,成都又下起了夜雨,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声,大家也睡得更安心、踏实了。



4月13日下午,看到新闻报道的于小鱼(化名)才得知,丈夫江科在施工现场,手部被铁皮割了个大口子,因为一时无法包扎伤口,江科就把酒精纸一直握在手心,坚持到完成施工任务后,才去进一步处理自己的伤口。



“受伤了都不给我说,还是从新闻中才看到。”于小鱼又气又心疼地说:“我当时赶紧视频问他,得知伤口不是很严重后就放心了。”


在江科抵达上海后,于小鱼就没有再主动联系,因为知道任务时间紧、工期短,不能打扰。这两天回来隔离,于小鱼时不时就跟江科煲电话粥,“昨天我给他打了三次电话,他说我总喊他好好在里面补觉,却老打电话,我说‘不是怕你无聊了吗,再说不给你打了试试’。”


一头是疫情防控,一头是亲人的相互理解和牵挂,成为支撑起江科和同事们一次次热血赴使命,行动践诺言的力量。


13日晚上,黄瑶抱着自己9个月大的女儿,和摄像头那头的徐金龙聊起了女儿的各种小趣事。


“他太忙了,经常工作到深夜,因为害怕打扰到我们休息,几乎没有给家中打过电话。”黄瑶说,在这分别的几天里,徐金龙如果想女儿了,就通过家中的监控,安安静静地看着女儿。


每每想到临走时,女儿恋恋不舍地拉住爸爸不放的场景,总是勾起黄瑶心中的思念之情。“吃得怎么样?睡得好不好?”都是黄瑶担心的问题,她说,等隔离结束后,一定为丈夫准备一大桌美食,还有他最喜欢的回锅肉。让他多抱抱女儿,给女儿说说自己的经历与内心最深处的想念。



虽不能与你们一同上前线挥汗,但愿在故乡守候。在每位援建人员的隔离房间里,都有一份来自成都市和天府新区疫情防控部门送上的感谢信和香囊等小礼物。



据隔离点位点长周洪建介绍,“为满足援建归来人员在隔离期间的合理需求,我们采取点对点的服务,并在每一封感谢信的最后留下了他的电话,方便随时沟通需求。”


同时,隔离驻点专班在饮食上,为大家准备了回锅肉、土豆烧排骨、麻辣豆腐等,熟悉的成都味道应有尽有。


生活物资上,及时协调将隔离人员需要的常用药(如降压药、感冒冲剂等)、衣服、笔记本电脑、文件等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品送到手中。


对于有牙龈发炎等症状的部分人员,隔离驻点专班建立特殊人群服务台账,共计帮助12人解决医疗诊断问题,对症状较重人员进行24小时关注。


还制定关心关爱工作计划,为近期过生日的人员准备长寿面、糕点、生日卡片等。关注援建人员心理健康,做好情绪疏导和心理辅导。


神速奔沪,一蓉俱荣。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迅速响应,齐力保障,置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隔离专班……你们扛起责任,不负使命,温暖蓉城有力量!



▸夜读|学会过减负的生活


▸叶光富出舱比心,姐姐:等到我来给你炒回锅肉


▸欢迎回家!刚刚,神十三航天员顺利出舱

记者:郑晓凤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